事實正是如此。蘇俄內戰(zhàn)中,共產國際、俄共(布)各系統(tǒng)在中國扶植自稱信仰社會主義的政黨,沒有統(tǒng)一思路。那時中國政治舞臺上,各派人物登臺,山頭林立。目前很難考證清楚俄國十月革命后中國自發(fā)涌現的“共產黨”究竟有多少家,但已找到有史料記載的共產黨至少有十四五家。共產國際對中國情況不明,只得采取廣種薄收的辦法,最終挑選一家合適的,組建個正統(tǒng)共產黨。
對這種狀況,黨史專家楊奎松有客觀評價:“中國各種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小組織都極力與俄共和共產國際建立聯系,尋求支持,而其他一切沒有得到共產國際正式支持的黨的早期組織織最終都未能生存下來,可知中共的產生固然不需要俄國人來移植,但若無俄共和共產國際在旁援手,要想順利發(fā)展,也絕非易事?!?span lang="EN-US">
江亢虎這個名字當下很少提到,不過中國思想史不應回避這個名字。此人曾名噪一時,不僅和袁世凱、孫中山、段琪瑞、汪精衛(wèi)有過交往,而且同第二國際第三國際一些活動家如片山潛、幸德秋水、列寧、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也有過直接接觸。
此人生于1883年,江西弋陽人,早年留學日本,隨后到歐洲考察。他在中國頂著一個耀眼光環(huán),那就是最先提出“社會主義”概念。辛亥革命前夕,1911年7月10日,他在上海張園發(fā)起成立社會主義研究會。11月5日,上海光復第2天,他以社會主義研究會發(fā)起人名義召集特別會,中國社會黨上海本部從此宣告成立。不僅是中國第一個社會黨,也是第一個以“黨”命名的政治團體。本部設今南京東路虹廟對面。后于江浙等地設支部490余處,黨員最多時號稱52.3萬人。1913年因涉嫌參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凱政府取締查禁,8月被解散。他的“中國社會黨”力主“二各”(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與“五非”(非私產、非家族、非宗教、非軍國、非祖國主義),即個人自治、世界大同為依歸,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政黨。因標榜社會主義,史家一般歸入“共產黨”大類研究。
民國初,江亢虎不知通過啥途徑得以晉謁袁世凱,“敷陳剖白”,請實行“國家社會主義”,且打算充當北洋政府政治顧問。殊不知,袁世凱依靠自己一手培植的北洋勢力,正干得風生水起,哪里會認同江亢虎的什么“國家社會主義”,逐出門了事。
北洋政府全然不把江亢虎當回事,而江亢虎卻越做越大,“中國社會黨”最早的黨員甚至包括李大釗、葉圣陶、顧頡剛等人。江亢虎的主張廣泛傳播,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提到,毛澤東表示自己就是讀了江亢虎的書后,才慢慢了解社會主義的。
論社會影響,江亢虎比李大釗和陳獨秀大得多。早在1901年即負責編寫華北五省中小學教科書,1904年在京師大學堂教日文,在北京辦4所女子學堂,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中國系由他創(chuàng)辦。他在《京報》、《晨報》介紹俄國十月革命,發(fā)表《列寧小傳》、《托洛茨基傳略》等。1921年5月,他帶妻子盧岫英出訪蘇俄,兩度受到列寧接見,且和托洛茨基、齊契林等交談,即席朗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新時代頌》。他以“中國社會黨”黨首和“東方無產者代表”的雙重身份取得出席共產國際三大的代表證,并獲得表決權。
姚作賓1920年3月在重慶成立“大同黨”。后前往海參崴,請俄共(布)遠東局援助中國革命?;貒蟀选按笸h”改組為“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產生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三大在莫斯科召開,他的“中國共產黨”取得共產國際承認。
1914年5月,劉師復在上海創(chuàng)建“無政府共產主義同志會”并組建“中國無政府共產黨”。五四運動后,無政府主義思潮在中國曾廣泛傳播,于各地成立的社團達30多個,出版刊物70多種。
張墨池是河北保定人,英國檔案記錄了他的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供述:他參加無政府主義的國際會議,返程中途經莫斯科,適逢俄國爆發(fā)革命,以后在西伯利亞為蘇俄政府工作。按他的說法,他不僅寫過《西伯利亞游記》,還翻譯過俄文小說《六尺地》。在保定,張墨池、張電池兩兄弟建立“保定兵丁貧民共產團”,還建立“支那共產黨”,由真理社等無政府主義團體組成,約成立于1920年2月至3月初,表示要十年內建設眾多的含有報社、公園、大學、中學、小學、工場等的新村。不用說,他那個“新村主義”胎死腹中。
在重慶,1920年3月,一些擁護馬克思主義的教師建立了“共產黨”,起初成立研究會,后隨著影響擴大,絲廠和毛加工作坊的工人加入這個組織。據文獻記載,該黨曾發(fā)展到大約百位黨員。
共產國際三大前,有兩位中國代表參加共產國際一大及共產國際二大,他們代表的居然是“中國工人黨中央局”。劉紹周是大會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委員,1920年7月28日的第5次會議上發(fā)言,介紹了中國的情況,不過身在俄國,對國內情況隔膜,劉紹周對江亢虎的“中國社會黨“作了夸大的介紹和評價:“去年上海發(fā)生了一系列罷工,誠然,這純屬經濟性罷工,可是設在上海的社會主義黨中央在工人當中享有越來越高的聲望。這個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從它所辦的名稱質樸無華的雜志《周報》,我們可以斷定,這場運動確實非同小可。例如,5月1日這期雜志里有這樣的口號:‘不勞動者不得食’、‘世界應當屬于無產階級’等等。目前,反對中國現存兩個政府的各種力量的主要代表人物,匯集在上海?!?span lang="EN-US">
共產國際并非從一開始就定格于陳獨秀、李大釗領導的中共早期組織,不說那些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小黨,江亢虎的“社會黨”和姚作賓的“共產黨”已然來到莫斯科。形勢撲朔迷離。姚作賓、胡鄂公及江亢虎之所以極力與共產國際建立聯系,是想得到經濟扶助。但共產國際不是那么容易資助的,必須觀望、考察、選擇。
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三大,于1921年.6月.22日至7月12日召開,是國內共產主義組織首次參加共產國際大會。顯然,這次會議舉行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或者說恰恰處于成立的前夕,卻派出兩名年輕代表與會,他們是張?zhí)缀陀嵝闼伞?/span>
1920年4月,維經斯基來華,張?zhí)兹斡⒄Z翻譯。后來,張?zhí)着阃S經斯基去上海見陳獨秀。張?zhí)椎木_翻譯和獨到見解給維經斯基留下印象。維經斯基回蘇俄后,通過李大釗推薦張?zhí)椎焦伯a國際東方局,從事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聯系工作。
1921年1月,張?zhí)椎诌_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共產國際與中國的聯系,在這里進行。3月,伊爾庫茨克遠東書記處機構組建工作完成,中國支部由一位俄方書記和一位中方書記負責。俄方書記是遠東書記處負責中國事務的馬馬耶夫,懂中文,曾隨維經斯基來華,在北京與張?zhí)紫嘧R,后于1924年10月再次來華,任黃埔軍校的教官,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李宗仁的顧問。中方書記是張?zhí)祝?guī)定任期“到中國共產主義組織的代表大會派出新的書記時為止”。
1921年6月,張?zhí)着阃?/span>尼克爾斯基來華。馬林在京與李大釗會晤,建議召集全國建黨會議。李大釗贊成馬林的意見,由張?zhí)椎扰泷R林到上海,與李達、李漢俊具體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期間,張?zhí)装选吨袊伯a黨成立宣言》譯成英文,交馬林修改。未等一大召開,張?zhí)追蠲巴箍茀⒓庸伯a國際三大,成為第一個出席共產國際會議的中共代表。
俞秀松生于1899年,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0年5月,陳獨秀創(chuàng)議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俞秀松參加該會工作,是中共最早的發(fā)起人之一。他沒有參加一大,到莫斯科代表中共出席在6月25日少年共產國際二大和6月22日至7月12日召開的共產國際三大。是誰決定俞秀松到莫斯科去的?那時陳獨秀已去廣州,在上海主持工作是李漢俊和李達。他們和共產國際保持聯系。俞秀松身為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參加少共國際二大最合適不過。
從上海到莫斯科,通常的途徑有二條,一條由哈爾濱轉道滿洲里出境。另一條是從上海坐船到海參崴,然后跨越歐亞大陸到莫斯科。從俞秀松的信件看,他1921年3月29日坐火車離開上海,前往北京。在北京短暫停留。4月2日轉車到達沈陽。3日坐夜車,4日晨到達長春,換車在當天晚間到哈爾濱。住在哈爾濱西三道街中華客棧,等待蘇俄接應出境。他孤身一人出滿洲里,經赤塔,先到伊爾庫茨克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楊明齋4月到伊爾庫茨克,向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匯報中共建黨及同共產國際的關系問題。他之所以選擇在3月29日啟程赴蘇,是為了在伊爾庫茨克和楊明齋會合。
在伊爾庫茨克,俞秀松取得證明文件。研究者查閱到5月16日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遠東書記處第2402號文件,由舒米亞茨基簽署:“本證明持有者秀松同志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委派的代表,赴莫斯科參加少年共產國際代表大會。以簽字和蓋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