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緣起-44連載 作 者:馮精志 吳曉平 第三章第2節(jié) 205-210頁2025年6月 27 日 王會梧1898年生于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1916年進湖郡女塾學英語,五四運動后到上海給中華女界聯(lián)合會會長徐宗漢(黃興夫人)做文秘。那時李達以留日學生理事身份參加在上海博文女校的中國學生聯(lián)合會工作,得以與王會梧結(jié)識。兩人都是適齡青年,感情發(fā)展快,在魚陽里2號辦了簡單婚禮,新房就是《共產(chǎn)黨》月刊編輯部。 1920年12月,陳獨秀應(yīng)陳炯明邀請赴廣州擔任廣東教育委員會主任,上海黨小組總書記由李漢俊代理。李漢俊與陳獨秀通信商談重大問題時產(chǎn)生分歧,互相指責,李達盡力調(diào)節(jié),沒結(jié)果。后來李漢俊辭去代理書記,《新青年》被迫停辦,由李達代理書記。 1921年召開一大,會議由李達、李漢俊分別寫信給北京、武漢、廣州、濟南、長沙等地黨的早期組織,通知各派兩人于7月20日來上海開會。因秘密召開,只說是開會,至于開什么會沒說。 從1921年2月到一大正式召開,李達一直代理書記,并與李漢俊一起擔任一大的發(fā)起與組織工作。夫唱婦隨,王會梧參加一大會務(wù)籌備工作,中共一大的幾個重要關(guān)頭,她都在場。 私立博文女校在法租界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學校不大,只有百把學生,會址選定和外地代表住宿等具體事務(wù)由李達負責。一天李達對王會梧說,我們要開會,幾個外地代表要住宿,你對上海熟,請找一下吧。王會梧立即想到博文女校校長黃紹蘭。黃紹蘭畢業(yè)于北京女子師范學堂,辛亥革命后黃興出任南京留守處主任,黃紹蘭在黃興手下工作過。1917年擔任博文女校校長,還聘請黃興夫人徐宗漢為校董事長,王會梧當過徐宗漢的秘書。 黃紹蘭和丈夫黃侃都是湖北人,與李漢俊是同鄉(xiāng)。李漢俊的嫂子薛文淑是博文女校學生,李書城、李漢俊與黃紹蘭相熟。黃侃是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正值暑假,校舍空著,黃紹蘭校長聽王會悟說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要借此住宿時,一口答應(yīng)。考慮到人員不多,王會悟租了博文女校樓上3間房,買了幾張?zhí)J席,以備到會者打地鋪。 不過,據(jù)說共產(chǎn)國際要派代表參加。洋人進出女校,容易引起密探注意,李漢俊提議到他家開會。就這樣,會址定在李公館。 1921年7月22日,最后一位代表陳公博倒上海的次日,在博文女校樓上,代表們開了個碰頭會,包惠僧的說法是開預備會。陳潭秋1936年回憶一大說,“大會組織非常簡單,只推選張國燾為大會主席,毛澤東同志與周佛海擔任記錄。就在博文女校舉行開幕式”。包惠僧回憶錄中說,不是全體代表都參加了會議,除包惠僧外,有李漢俊、張國燾、李達、劉仁靜、陳潭秋、周佛海及毛澤東等,“李達也把王會梧帶來了,我們在里間開會,她坐在外面的涼臺上。” 7月23日晚8點多,一大在李公館的餐廳召開。這是李達與毛澤東第一次見面。當夜,毛澤東睡博文女校的地鋪。李達深感有失地主之誼,毛澤東說:“很好,涼快?!?/span> 7月24日舉行第二次會議,李達代表上海發(fā)起組報告自成立以來所進行的工作。7月25日和26日休會兩天,由張國燾、李達等起草黨的綱領(lǐng)及以后的工作,7月27、28、29日連續(xù)召開三次會議。 7月30日晚8時,開第六次會議時,一個中年男子不顧在樓下望風的王會梧阻攔,突然闖進來,借口找人,共產(chǎn)國際代表馬林立即停止開會,現(xiàn)場留下李漢俊與陳公博,其他人解散。10分鐘后,法國十幾個巡捕進來搜查。這次搜查雖然沒有損失,但看來會議已然引起外界的注意。當夜12時,多數(shù)代表集聚在李達住處,商量另擇會址,王會梧建議到嘉興南湖去,她的建議得到大家贊成。 嘉興是王會悟讀書的地方,情況熟,7月31日黎明,王會悟帶領(lǐng)代表乘頭班車到嘉興,把大家安頓在張家弄鴛湖旅館,王會梧像個導游,辦好住宿手續(xù)后,請鴛湖旅館賬房管賬先生代訂畫舫。 1959年3月,郭竹林記錄整理王會悟的敘述:一大在上海開了兩天,因為有情況被迫休會,兩天后才決定到嘉興南湖船開。決定后,李達同志叫我當晚去上海北站了解到嘉興車的班次,第二天早上共有代表10余人分兩批去嘉興。到嘉興時已8點多鐘,先到城內(nèi)張家弄鴛湖旅館落腳,開了兩個房間休息,洗臉吃早飯,叫旅館賬房給雇船。當時準備雇條大的,但他們說,要雇大的需提前一天預訂,現(xiàn)在大的已沒有了,只有中號船了。便雇了一條中號船,船費4元5角,中午飯一桌酒菜3元,連小費共花8支洋,當時把錢付清,并對旅館賬房說,給留兩個好的房間,如好玩,我們晚上回來住宿。9點多鐘離開旅館去南湖。到南湖,部分代表如毛主席、董必武、何叔衡、陳潭秋等同志由我陪同,先到煙雨樓玩了一回,也沒有坐下吃茶,主要目的是為了觀察下船??磕睦锉容^合適。代表們到船上開會時已快11點鐘了,約開了一個鐘頭,即在船上吃午飯,酒菜是由船上備的。吃飯時在八仙桌上又放了一個圓的臺面,十幾個人吃飯也不擁擠,代表們吃飯時,我沒有一道吃,當時我也還不想吃,一個人坐在船頭上。船的式樣大小,據(jù)我記憶不到14公尺,中間有一個大艙,大艙后面有一個小房間,內(nèi)放一只鋪,有漂亮的席枕。房間后面船艄住船老大夫婦,中艙和船頭中間有一個小艙,可睡一個人(有欄檻和中艙隔開),船的右邊有一個夾道,左邊沒有夾道,中艙內(nèi)靠后邊放有幾枕俱全的煙榻一只,上邊掛有四扇玻璃掛屏,兩邊玻璃窗上掛綠色窗簾,放大八仙桌一張,還有凳子,圓的、方的,還是椅子記不清楚了,家具顏色是廣東漆的(她指床下一只淡紫光漆的方凳說,大概是這種顏色)。開會那天游客并不多,據(jù)記憶開會時,停放湖中的船連我們的一條一共5條船。內(nèi)中一條,據(jù)船大娘說是城內(nèi)某商戶為兒子辦滿月酒雇的,另一條是鄉(xiāng)下土財攜眷進城游玩的,到下午3點鐘以后,小游艇逐漸增多,有些小游艇油漆得很漂亮,據(jù)說是城內(nèi)士紳自備的。5點鐘左右,湖中游船已有5條了,并有1條小汽艇(是城內(nèi)葛姓士紳私有的),當時看到疑為政府巡邏,曾引起警惕,臨時休會,后來知道是私艇才放心。到這時候,到處留聲機唱京戲,湖中已熱鬧非常,到6點多鐘,我們就離開南湖準備回上海了。在南湖開會的這一天是不是7月1日記不清了,這天是陰天,不大有太陽。 王會梧為一大做出貢獻,建國后在法制委員會工作,住北京一所普通居民樓里,1993年逝世,享年95歲。有必要說說,她一直沒有從組織上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真正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黨成立后,決定培養(yǎng)一批婦女干部。經(jīng)費緊張,李達讓王會梧找上海女界聯(lián)合會會長黃宗漢,以聯(lián)合會名義籌建。李達發(fā)現(xiàn)住處后有個院子急于出租,拿出稿費50元交租金。1922年2月,中共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女子學校,即平民女校誕生,負責人是李達。 平民女校規(guī)模不大,僅是二層樓房,教室、工場、工作間、宿舍都在里邊,樓上兩間是教室,有一塊黑板、幾張破舊課桌。學校分高級、初級兩個班,有學生30人,丁玲當時在高級班。學校開設(shè)工作部,設(shè)縫紉、織襪、編織3個組,李達為高級班學生講代數(shù)課。雖然這所學校只存在了一年,但在婦女運動史上留下了一頁。 《58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緣起-44連載 作 者:馮精志 吳曉平 第三章第2節(jié) 205-210頁2025年6月 27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