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總著《百年追尋》已審定將獻建黨百年慶典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今年是建黨98周年,馮總著《百年追尋》送審稿,已經(jīng)中共中央黨史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將作為建黨百年慶典的重要推薦文獻。
中國共產(chǎn)黨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tǒng)治之下,處于秘密狀態(tài),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huán)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于國共合作、開展工農(nóng)運動和支援北伐戰(zhàn)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馮總著《百年追尋》,43萬字。建黨至今近百年,該著作主要闡述了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初期黨的領導人們百年追尋,為建黨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工作。從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到1920年8月,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1921年,毛澤東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產(chǎn)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直至1935年遵義會議正式確立毛主席的執(zhí)政地位,毛主席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最終“槍桿子”鞏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執(zhí)政地位。
馮總現(xiàn)任中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作品曾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送國外首腦及國際友人。馮總從戎數(shù)十載,為抗戰(zhàn)革命前輩的后人,曾在國家和軍隊任要職,是中國文化領域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出版作品3000余部(集),《大清織造》、《騙梟》等許多作品已改編為影視劇作品。
中科公司吳總、馮總曾多次參與黨的后人們追尋黨的歷史足跡,在俄羅斯等世界各地收集的黨的歷史檔案和文獻資料。特別是2015年,由中央黨史研究室、湖南紅色記憶文化基金會組織二三十年代赴蘇聯(lián)學習、工作的革命先輩親屬赴俄開展大規(guī)模黨的歷史檔案查找工作,收集了黨的檔案資料由中央黨史研究室作為重要黨史資料珍藏。赴俄查檔小組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李穎、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倫、中央電視臺夏蒙、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社呂其慶、毛澤民的外孫曹耘山、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潘琪的外甥女吳曉平、柳南的兒子馮精志、任弼時的女兒陳松、林伯渠的外孫齊放、李大釗的曾孫女李曉莉、蔡暢的外孫李勇、烏蘭夫的女兒云杉等革命先輩親屬,及中共黨史專家與工作人員組成。赴俄查檔小組在莫斯科期間在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查閱復制先輩歷史檔案資料;考察俄羅斯國家近代史檔案館、俄羅斯國家電影和圖片資料檔案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的專題采訪。革命先輩后代赴俄羅斯查找先輩在蘇聯(lián)期間留存檔案,追溯革命歷史、追尋先輩足跡、傳承紅色精神、深化黨史研究,作為一項兼具政治性、學術性與公益性的國家記憶工程和重大社科課題。歷經(jīng)多年的追尋與堅持,從莫斯科帶回的檔案越來越豐富,讓后人們了解更多黨的歷史,為老一輩遠涉他國,追尋真理,為革命奮斗、犧牲的精神深深打動,感受中國革命成功的來之不易,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建黨百年將至之際,馮總將開啟黨史尋根之旅,對黨的主要領導人后人、黨史研究著名學者毛澤民的外孫曹耘山等進行專訪,收集更多的黨史資料文獻,挖掘黨的先驅(qū)者們?yōu)辄h作出的哪些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為建黨百年獻禮。
建黨百年之際,我們將繼續(xù)追尋,沿著黨指引的光輝路線,向著最宏大的革命目標,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