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之旅系列活動報道(二)
---不忘初心:重上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

“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老區(qū)和老區(qū)人民的這些犧牲和貢獻”“把老區(qū)發(fā)展和老區(qū)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
千里來尋故地,重上井岡山。盛夏之時,延安迎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jié)。透過車窗向外望去,井岡山上游人如織,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高聳入云。曾經,一支肩負著民族救亡使命的隊伍就落腳于此,開啟了一段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征程。近期,公司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分批次重上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再憶中央紅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征程。
時光荏苒,在這支隊伍曾經戰(zhàn)斗的地方,如今處處換了模樣。高聳的門樓、寬敞的村道,咖啡屋、小吃鋪……走進井岡山大隴鎮(zhèn)大隴村,人們被眼前的場景深深吸引。從井岡山到寶塔山,見證著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延安,中國革命的圣地。黨中央前后13年以延安為中心領導全國革命。一南一北,因一條二萬五千里長的紅飄帶緊緊連在了一起。今日兩地,綠意蔥蘢,早已“舊貌換新顏”。 1927年,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啟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起點。
90多年前,為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紅軍在大隴村開辦了第一個紅色墟場,設立公賣處,收購農民的土特產,向他們出售平價食鹽、藥材等生活必需品。90多年后的脫貧攻堅中,大隴村成立旅游公司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距昔日公賣處不遠,一家新公賣處又開起來了,曾在外打工的“90后”張春華成了這里的售貨員。她說:“游客越來越多,山貨土貨都成了搶手貨,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站在歷史發(fā)生地回望歷史,來時的路會看得愈發(fā)清晰。井岡山朱砂沖林場行洲村一棟古樸的老宅前,時光仿佛凝固。房檐下,單字一尺見方的標語——“紅軍是為勞苦工農謀利益的先鋒隊”,雖歷經風雨,仍清晰可見。這是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對自身初心和使命樸素的概括。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里,中國共產黨人的鄭重承諾“黨的領導是我們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也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制勝法寶?!?/SPAN>
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再訪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之后,大家感慨地說,井岡山斗爭的勝利,靠的是共產黨人對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還會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這就需要我們弘揚井岡山精神,時刻保持一種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氣概。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革命先輩,才能繼續(xù)一往無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