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四 十八 ):董事馮總所著《襁褓里的中國》
第18節(jié)
2019年8月 22日 第181— 187 頁
18.仰韶人的婚姻狀況:只有走婚
仰韶人的“婚姻問題”無從探究。但是,這個問題涉及到母系氏族社會的家庭結構,不能不聞不問。由于沒有文化遺存,只能猜謎。但也不能像年三十晚上猜燈謎那樣猜度仰韶人的家庭組成,而是要尋找相應的參照物。參照物是什么?是至今尚存的古代婚姻遺風。
說到這塊了,不妨先說說仰韶村的斷壁保護陳列室。
斷壁,通常指斷裂坍塌或部分倒塌的墻壁,屬現(xiàn)代漢語中的白話詞匯,古代該詞少見。山村必有土壤斷壁。仰韶村中有一段土壤斷壁長年裸露,與其他村落裸露土壤斷壁相比,這段土壤斷壁有特色,那就是上有較明顯的土壤層,顯示著不同年代遺存的痕跡。
這種土壤斷壁在山村中到處是,沒人留心。不知什么時候起,澠池文物工作者注意到,仰韶村土壤斷壁上呈現(xiàn)不同顏色的土層而且表現(xiàn)著當年的灰坑和窖穴。幾千年了,它們經受著風吹日曬、雨雪風霜。
全國范圍內有很多東西需要保護。大熊貓要保護,還有一種叫小熊貓的動物也要保護。小熊貓的樣子與大熊貓相去甚遠,乍看并不可愛。可可西里藏羚羊要保護,不能讓盜獵者肆意妄為。我從電視上看到,南方有的深山,農民種的莊稼被野豬糟蹋得一塌糊涂,農民問政府,為保護莊稼,能不能上山打野豬,政府堅決不同意。因為野豬是被保護動物,糟蹋莊稼就糟蹋吧,反正糟蹋的數(shù)量有限。鳥類有一大堆是需要保護的。從秦長城到明長城都要保護,古跡要保護,老樹要保護,小樹也要保護。孩子們要保護,老男人與婦女也需要保護。北京西郊的首都鋼鐵公司搬走了,留下的那些個老高爐也要保護,據(jù)有關方面說,要開辟個什么教育基地。總之,要保護的東西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
直至上世紀90年代,澠池縣文物局覺得不能讓這段土壤斷壁總是裸露著,無論如何,也得適當?shù)乇Wo起來。經過向上級請示,拿到一筆經費,他們就開始干活兒了。斷壁保護陳列室是除了仰韶文化博物館之外,仰韶村左近最大的房子,保護的卻是最不是值錢的東西:土壤。
給帶有考古剖面的土壤穿衣戴帽,包裹得就像個新郎官兒,如若沒有很強的責任心,做不到這點。經過一陣忙活,縣里和仰韶村合建了斷壁保護陳列室。距離仰韶博物館約莫有一里地,在新寺溝村村旁。對于這件事,我有些感觸,表明這兒的人對仰韶文化真正上心了,也用心了。
那天,許建剛帶著我們來到這兒。下車,進入個幾百平方米的花園,穿過花園,就是仰韶村斷壁保護陳列室。
從外頭看,看不出房子是做什么的,也就是一長溜磚房,有百八十米長,很大的玻璃窗。進去后,站著位年輕姑娘,顯然是講解員。她本來要講解,看到頭兒領著一幫客人進來了,也就不說什么了。
許建剛進門,就習慣性地低頭看看地面,只見地面上有一片一片的白灰,他抬頭看了看,由于潮濕,屋頂?shù)陌谆沂艹?,有的沒有扒住,掉了下來。他顧不上我們,趕緊對那位姑娘交代了幾句,大體是說施工質量有問題,要盡快解決。而后,他才給我們講解。
我們隨便轉悠著,有些茫然。吸引我們的是,在土壤剖面上,清晰地分布著幾個窖穴。窖穴的典型形狀是梯形,位于土壤剖面的上方,高度在三四米處。它們的顏色和周圍的土壤顏色不同,明顯地發(fā)淺。如果不經過講解的話,誰也不知道它們是做什么的。
“這種形狀表明這兒過去是挖出來的坑,叫窖穴?!痹S建剛指著土壤剖面中的一個梯形坑說,“遠古村民沒有像樣的儲藏室,在地面挖窖穴,是儲藏東西的地方。就像北方人過冬時挖的菜窖。窖穴在仰韶村落中較多,早期為口大底小斜壁或直壁平底坑,口徑及深度均在一米到一米半;中期除了早期那種形式外,還出現(xiàn)了口小底大的袋裝坑,口徑一般比一期的稍大,深度也稍有增加;晚期袋裝坑增多,體積較大。有的坑壁經過加工,涂一層草拌泥,并以火烘烤,以防潮濕?!?/FONT>
同行者問:“窖穴通常位于村里什么位置?能儲藏什么?”
許建剛聳了聳肩:“史前仰韶村的原貌已不存在,窖穴在村中位置無以確定,只能看其他仰韶文化村落。比如說陜西半坡發(fā)現(xiàn)的窖穴通常分布在房子之間,有圓形袋狀的、圓角長方形的等。有些窖穴內發(fā)現(xiàn)有相當厚的谷物灰殼,說明這些窖穴是貯藏食物或用品的地方?!?/FONT>
在母系氏族社會,肯定會有公倉。由于原始農業(yè),使得仰韶人有了糧食收獲??梢钥隙?,那時沒有清晰的谷物概念,凡是能夠入口充饑的,都是糧食。因此,除了莊稼地里的收獲之外,肯定還有可以吃的其他東西。考慮到直至上個世紀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很多中國人尚用樹葉補充糧食作物的不足,在仰韶時代,肯定也會儲備可食的樹皮草根樹葉什么的。因此,窖穴里肯定儲備的就是這些。如果那時候就有了文字的話,這些東西也會被統(tǒng)稱為“糧食”。
我冷不丁地問:“是集體儲藏還是家庭儲藏?”
對于這個問題,許建剛顯然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愣了愣,想了好大一會兒,才說:“嗯,是集體儲藏還是家庭儲藏,這個問題問得好。可以說,問題的答案至今仍然有些模糊。你說是集體儲藏吧,這些窖穴都不大,放不了多少東西。你說是家庭儲藏吧……嘖嘖。”
我明白許建剛為什么會咂巴嘴。這的確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為什么難以回答,因為涉及到原始社會的家庭以及婚姻問題。
我說:“仰韶時代即便是母系氏族社會,也肯定存在婚姻,當然不是后世那種對偶婚,更不是什么一夫一妻制,估計只能是走婚。既然是走婚,就沒有今天意義上的家庭,因為每個人都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如果說窖穴用于家庭儲藏,好像不容易說通。”
“是這么回事?!痹S建剛點了點頭,“但我們研究過,也征求過專家的意見,即便是走婚,女性也是獨立支撐門戶的,還是有個家?!?/FONT>
對許建剛這幾句話,我說不出不同意見,只是從直覺上感到,他所說的肯定對。對于六七千年前的仰韶人婚姻狀況,今人所能想到的,沒有別的,只有走婚。但是,即便是走婚,也得有個家,不是今人說的那種家,而是年長女性家長說了算的那種家。
仰韶文化分布地域遼闊,綿延兩千年之久,發(fā)展過程中不可能一成不變。例如,淅川下王崗仰韶文化遺存揭露出的連間分套長房,以及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存發(fā)現(xiàn)的套間房址等遺跡,證明了類似對偶婚家庭的出現(xiàn)。在一些仰韶文化遺址中還出現(xiàn)了夫妻合葬,這些葬俗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建立了父權制。歷史發(fā)展到仰韶文化中晚期時,從鄭州西山仰韶文化時期的城址,以及汝州洪山廟仰韶文化遺存中的男根崇拜圖案的出現(xiàn)等現(xiàn)象,可以窺探出一些社會變化的端倪。
仰韶文化村落的家庭狀況,還有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不大好說,只好舉個例子。每個羊群中都有頭羊,頭羊的作用顯而易見,可以把群體帶上遷徙之路,找到豐美的草場。由于頭羊有這種特殊作用,所以享受到的待遇比其他公羊要多。羊這種動物看著挺溫順,其實羊群中執(zhí)行極蠻橫的制度,那就是頭羊可以和所有母羊發(fā)生性行為,其他公羊只能眼睜睜看著頭羊淫虐所有母羊,在理論上打一輩子光棍兒。當然,其他公羊在發(fā)情期往往會趁著頭羊打盹兒時騎到母羊的背上。這種事時有發(fā)生,但不是制度允許的,只是偷偷摸摸解饞。
如果仰韶初民跟羊群差不多的話,那么也由首領淫虐所有女人,起碼處女開苞屬于首領。這種可能性并非不存在,直至中世紀,歐洲有的村里的首領對所有新婚女子享有初夜權,就是例證。
仰韶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男人能不能肆意妄為,得兩說著。典籍中對上古婚姻狀況沒有只言詞組。今天對仰韶婚姻及家庭狀況只能猜。我隱約感到,即便在仰韶時期,也不會有得到族群允許的群交。即便今天在西方國家仍有群交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那只是無聊的已婚中年男女的解悶兒方式,并不被法律所允許,反而會受到譴責或嘲諷。仰韶時期沒有鄭重其事的對偶婚,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了,這就是走婚。
人類的婚姻形式經歷了極其漫長的變遷過程,從群婚到血緣家庭再到那普那路亞家庭,從對偶婚到一夫一妻制。而即便在全人類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走婚也依然存在。
走婚這件事,起源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至今還部分地保留在麗江瀘沽湖的摩梭人、紅河哈尼族的葉車人以及大香格里拉鮮水河峽谷的扎壩人中。所謂走婚,是以感情為基礎、夜合晨離,以性享樂為目的的婚姻家庭模式,可以隨便變換性伴侶,可以同時擁有多個戀人,而且絕對沒有第三者插足什么的。
瀘沽湖位于寧蒗縣北部永寧鄉(xiāng)和四川鹽源縣左側的萬山叢中,距離寧蒗縣城或麗江古城都在一二百公里左右,為四川和云南兩省界湖。藏學家任新建認為,《唐書》記載的東女國,范圍大致就在川、滇、藏交匯的雅礱江和大渡河的支流的大、小金川一帶?!皷|女國”這個概念有點模模糊糊,顧名思義,第一印象就是性自由。
瀘沽湖畔生活著納西族的一個分支,叫摩梭人,保留著當今世上僅存的母系氏族社會,也保留著古代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肖婚姻形態(tài)。這兒風俗獨特,家家之主,皆為女性,其家庭成員血緣,均為母系血統(tǒng)。如家庭成員中,祖輩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輩只有母親、舅舅和姨母。阿肖婚的子女則稱走婚父親為阿波或阿達。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民族學者描繪的理想家庭的理想房屋,是用圓木或方木壘墻,以木板覆頂,一般由四棟二層樓房經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建筑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tài)和家庭組織適應。正房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屋后設夾壁,直通后院,里間儲存糧食和肉食,兼作老人起居室;外間存放農具雜物,婦女在此生育以及坐月子;火塘兩邊鋪木地板,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舉行成年禮儀時,男在左柱旁舉行,女的在右柱旁舉行?;枪┠贻p女子居住,便于單獨接交男阿夏。
摩梭人的少男、少女長到13歲,要舉行成丁禮。成丁禮在農歷大年初一舉行,公雞叫第一遍時,母親把孩子叫起來洗臉梳頭,女孩在13歲前扎小辮,之后開始留長辮,纏大包頭。年滿13歲的男孩則由舅舅給他穿上短衣,寬腿褲,扎上彩色腰帶。少女到了17歲,便不睡木摞大平房火塘邊,到樓上專為女兒準備的閨房住。
阿夏是摩梭語,是男子稱情人的稱謂。阿肖是摩梭人中有情愛關系的男女雙方的互稱,彼此又稱“肖波”。阿肖婚姻特點是,伴侶之間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雙方仍屬于原有家庭?;橐鲂问绞悄蟹降脚郊易咴L、住宿,次晨回到自家。因為是由男方的“走”而實現(xiàn)的婚姻,所以當?shù)厝擞址Q這種關系為走婚。走婚不注重財富、地位和門第,唯以雙方情感來取舍。但在選擇上較為注重家族,同時還看重對方人品、才干、外貌等。在結交阿肖中,女方的意愿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來說,阿肖關系結交的成敗,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女方的感情。走婚是母系社會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傳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徑,但是,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孩子歸女方。
走婚在摩梭語中叫“色色”,意為走來走去,表現(xiàn)出走婚是夜合晨離的婚姻關系:雙方不結婚,只在晚上男子到女人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勞動。天下男子到處有,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女子一旦不再為男子開門,走婚關系就結束了。
在世界眾多民族中雖然不乏原始狀態(tài)民族,但均無走婚這一特殊風俗。走婚為什么歷經滄桑之后仍然存于摩梭人中,至今是未解之謎。國內外學者作過大量調查研究,試圖運用各種人類學現(xiàn)有理論進行分析,而得出的結論尚不足以解開這道難題。
走婚的好處是男人每晚不一定只能到固定女子家,女子也不終生守一個男人,不需忍受有虐待傾向的男子,雙方可充分享受性生活帶來的快樂,不會出現(xiàn)審美疲勞。性愛與經濟關系牽連不大,男女雙方財產獨立,結合是自由的,兩廂情愿,不會發(fā)生糾紛,家庭不干預。即使發(fā)生糾紛,雙方母親、舅舅會妥善處理。有的摩梭人成年后,男女雙方感情不合,沒有孩子前,更換阿夏、阿注是經常的事。但有條界線,有了孩子后,就不能輕易更換了。
摩梭人的走婚,在內地無法想象,實行自由走婚的奧秘在于母子們無后顧之憂,母系大家庭是每個人的庇護所,對于成年男子來講,母系大家庭是賴以生活及養(yǎng)老送終的樂園。男子們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走婚習俗能延續(xù)至今的原因之一。
當前,摩梭人被歸入納西族。其實,兩個民族有不同語言、宗教和文化生活。摩梭族是母系社會,實行母系家長制,孩子跟母姓?;橐鲶w制意味著所有財產由母系遺傳,從母親傳給最小的女兒。摩梭婦女沒有丈夫,只有來來去去的走婚者,孩子由生母及生母的兄弟承擔撫養(yǎng)長大。小孩父親的身份就無從知曉,摩梭族語言中沒有父親這個詞。
走婚在瀘沽湖畔稱阿注婚或阿夏婚,就是男女朋友間過沒有婚姻約束的性生活,與正?;橐鲫P系是兩碼事。當?shù)卣鲇趯γ褡辶曀椎淖鹬?,不完全禁止阿注婚,但也不能完全聽之任之?/FONT>
雖然政府不滿意走婚制度,但是,有六成摩梭人仍然以這種方式生活著。據(jù)了解,近年來,瀘沽湖政府對走婚的態(tài)度有些含糊,既覺得這么做不太合適,又想作為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的宣傳廣告。據(jù)說,有些漢族小伙子想渾水摸魚,去瀘沽湖畔找阿夏,在網(wǎng)上詢問找阿夏的技術細節(jié)。而當?shù)赜媱澤瘑T會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阿注婚或者阿夏婚中的子女數(shù)目怎么控制,也不知道要不要給阿注和阿夏們結扎。
在哀牢山部分哈尼族葉車人中,殘存著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類似走婚。新娘舉行結婚儀式后,當天或過兩三天后即返回娘家,不在夫家居住。每逢農忙、節(jié)日或夫家辦婚喪等事,夫家派人攜帶禮物接上妻子,到夫家居住數(shù)日或半月,再由夫家送回娘家。妻子留住夫家時,夫家以客人相待,只讓參加一般勞動或象征性勞動。
在雅礱江支流鮮水河下游兩岸河谷地帶,居住著具有自己獨有民俗民風、語言文化的藏族部落,稱“扎壩娃”。扎壩人居住地清代屬康定明正土司管轄,現(xiàn)分布于雅江縣瓦多、木絨、普巴絨,道孚縣亞卓、扎拖、紅頂?shù)鹊兀腥丝谝蝗f多。
扎壩人居住地交通閉塞,只是與奔流不息的雅礱江為鄰。扎壩男子通常在十六七歲開始談戀愛,找呷益(即戀人)。找到呷益就開始爬房子,夜晚到女方家走婚過夜,次日清晨回到母親身邊生產、生活。最初的走婚是秘密的。青年男子相中某女子,表示愛戀方式一般是搶女孩的頭巾或戒指等,對方如果也相中了自己,就會含情脈脈地跑開,而在夜深人靜之時打開閣樓的窗戶,等待意中人到來。
扎壩的房子通常高數(shù)丈,分為數(shù)層,小伙子夜晚徒手攀爬上樓頂,如果攀爬技術不過硬,沒能爬上房頂,與意中人就吹燈了。這種暮聚朝離的走婚,建立在感情基礎上,不帶金錢財產關系,如果遇到雙方感情不和或因其他原因造成走婚關系不能維持,則以男子不再爬房子或女方拒不開窗而宣告解除,不存在財產糾紛和怨言、嫉恨。
連載(四 十八 ):董事馮總所著《襁褓里的中國》
第18節(jié)
2019年8月 22日 第181— 187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