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董所著《陌生的老路》連載(二十九) 2021年8 月 19 日 第 174 — 190 頁
3、在海外淘金的廣西上林人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金子是財富的象征。如果說國內的大型黃金公司對海外淘金的積極性不是太高,行動不是太快的話,那么私人去海外開采黃金的腳步早已邁出去了,而且一直走到了非洲。 加納是一個西非國家,國土面積不大,2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卻達到562公里。15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者發(fā)現這里蘊藏黃金,爭相掠奪。1901年,英國把它劃入自己的殖民版圖,命名“黃金海岸”。黃金海岸于1957年獨立,恢復了古老的名字加納。加納的黃金開采已有百年的歷史,目前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約985噸,占世界黃金總產量的3%,是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產金國。 東北是中國的老工業(yè)基地,老工人多,干技術活兒的人多,隨著東三省工業(yè)的凋敝,去海外淘金的也多。最早去加納采金的中國人出自黑龍江省。東北人耿直,狗熊脾氣不適合海外淘金,陸續(xù)撤回國,上世紀90年代末,湖南株洲人進入加納,但做成氣候的是上林采金者。 上林縣位于廣西中南部,大明山東麓,全縣聚居壯、漢、瑤、苗等12個民族,80%以上為壯族。上林是國家級貧困縣,素有采金傳統(tǒng)和獨特采金技藝,2005年,廣為流傳的故事稱,一個上林的老鄉(xiāng)帶了全副身家500萬去加納,3年后變成了1個億。有獨特采金技藝的上林人被這個“一夜暴富”的神話吸引,從2006年起,開始去非洲采金。 在前人發(fā)財先例的昭示下,窮了太久的上林人前往加納淘金,在多投入才能多產出意識支配下,合股資金通常來自眾多家庭和個人,每個家庭和個人出股的份額不等,少則十萬,多則三五十萬,資金多來自親友的拆借或用自家房屋等財產抵押給銀行獲得的貸款。 他們到達加納后,先了解情況,與土地主建立聯系,建立合作采金關系。之后,將帶來的合股資金由國內采購挖土機、黃金生產線,整箱整箱運往加納采金工地。2013年初,上林人在加納合股投資達到最高峰,從上林發(fā)往加納的貨物集裝箱每天達到7至10個,一個集裝箱中就是一條上林生產的黃金生產線。 西部片并不是只是在電影院里上映?!吧狭謳汀痹诩蛹{的淘金旅程,就像美國人18世紀在西部淘金史的翻版:血汗、暴富、槍戰(zhàn),有人負債累累而被遣返,有人在暴力沖突中喪生。與此同時,衣錦還鄉(xiāng)的傳奇也在上演:他們的圈子中產生了6到8個身家上億者,有人在香港轉機回廣西途中,用電話下單,訂購別墅和法拉利跑車。 加納以巖金為主的大型金礦,早被英、美礦業(yè)公司圈走。只有河灘的砂金不適宜大型采金設備,而加納人對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產量少。上林采金群體以砂金開采為主,洗砂環(huán)節(jié)離不開水,砂金生意多集中在澳芬河、Tano River等河流沿岸。 加納的中國采金人流傳著“靠著澳芬河,不愁吃和穿”的段子,說的是澳芬河沿線藏金量大。2009年,廣西上林人覃朝武到加納,在國內做摩托車銷售代理的他,形容自己是“踩完油門”到加納,“18萬積蓄全投進去,失敗的話,就不打算回國了”。覃朝武的采金工地位于加納西部省Samreboe礦區(qū),距離加納首都阿克拉至少10小時車程。在加納,中國采金群體以砂金開采為主,洗砂環(huán)節(jié)離不開水,在加納的澳芬河、Tano River等河流沿岸,包括中國人在內的采金群體密集。 上林人一般和當地地主NANA(村莊酋長)合作,尋找持有采礦許可證的地主,繳納2至3萬塞地(加納貨幣)的進場費。譚信華買地25英畝,交2.5萬塞地,相當于人民幣8萬元。買的地上如有農作物,則按農作物價值一次性賠償20年。 加納法律將金礦分大礦和小礦:25英畝以下小礦僅限加納本國人開采。但上林人有繞過法律關卡的辦法,只要和酋長說好條件,就能開采,因為土地是酋長的,礦產證也在他手里。為了強化和地主的利益聯盟,上林人與地主簽約,地主占礦區(qū)股權的10至12%,每天產完金后,地主會在晚上過來將屬于他的份額拿走。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一個月給地主1萬塞地,那就不用給地主礦權。 上林人有看金的獨門經驗,開采前清洗出一小片土地,一看就知道有沒有金。譚信華的礦雇有5個同鄉(xiāng)、兩個當地人。當地人工資是現結,一天12塞地,平均月工資是280至300元塞地,是當地工資的三四倍。上林人多為壯族,與當地人相處久了,當地人也會說一點壯話。 當地采金方式較原始,掘十米左右的洞,洞底放炮,將炸出來的石頭拉回村,老人和婦女用錘子把石頭敲成碎石,青壯年用類似石磨大小的工具將碎石舂成粉末,婦女拿到河里沖洗。 上世紀90年代,湖南人將打砂機輸入加納。砂泵是離心式泥漿泵的一種,用于輸送含有砂粒、礦渣等的懸浮液。泵內襯分兩種,耐磨金屬和耐磨橡膠。將高壓水注入泵軸滑動部位,防泥砂進入。這種泵可用于含粒度在48網目以上的粗粒固體物液體的輸送。上林人是玩兒技術活兒的,用上林砂泵。上林砂泵歷經十年摸索改進而來,由砂泵、水泵、挖機、榴槽等幾大組件構成,傳統(tǒng)的人工淘金被半機械化取代。上林砂泵技藝傳入加納后,改變了砂金小礦開采的格局。在中國采金人圈子里流傳著“非上林人不組機”的說法,意思是技術不外傳。 采金工藝流程不復雜。上午7點半出工,挖機取料,當地人洗砂,下午4點30分,中國工人清榴收金。金砂抬回工棚后,要經過淘金、曬金、篩金等工序,最后金黃如砂細的金子將放上計量器稱重。 上林籍的工人每月6000元底薪,外加每天產量2至3%的提成。三年下來,就算打工,也有30萬元左右的收入。加納礦業(yè)商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加納全國黃金產量為360萬盎司,其中30%來自小型礦場。據估計,上林人控制的小型礦場,實際產量占比可能達到40%。 上林淘金者在加納發(fā)了財,針對他們的搶劫案此起彼伏。一位上林人遇劫身亡,劫匪用AK47在他身上打了27槍?!?span lang="EN-US">2011年一年,我們在庫瑪西的采金工地就被搶劫兩次?!辈山鹫呃钤鋈f,當時在白天發(fā)生了槍戰(zhàn),互有死傷?!爱悋?,首先是保命,財是次要的?!辈山鹫吆晔f。工地上常留有200克金子?!叭绻麕资畟€劫匪來了,幾十把槍肯定沒法反抗,那就把金子和錢拿走吧,不傷人就好。”對于報案,上林商人不抱指望。報了案,警察來工地敲竹杠會更為頻繁,先前每次塞給幾十元人民幣就會走,現在要給數百元。 為了保證安全,上林淘金者常常三四個工程隊住在一起,或共同出去賣金,可以集中七八名保鏢。很多上林淘金隊手上有幾支AK47,金礦工地常備有手槍和八連發(fā)獵槍。據估計有上萬支槍支掌握在以上林淘金隊為主的中國商人手中。由于需求水漲船高,當地8連發(fā)“來?!鲍C槍售價已從先前的1800塞地暴漲到3000塞地(約1萬人民幣)。 上林人在加納投資的采金生產線超過1000條,以每條300萬元成本計算,在加納的投資達30億元。這些淘金工地,一般一個工地配兩臺挖掘機,一天產二三百克黃金算平均水平。運氣奇佳者一天能采到1公斤;也有倒霉的,一天只三五十克,甚至掛空擋。一般工地如果每天采300克,按當前國際金價280元/克算,一天收入接近10萬元人民幣,扣除費用,一天仍有數萬的收入,年入千萬并非神話。 上林人會把金礦轉手賣給湖南人、浙江人和福建人,甚至印度和當地購金者,買家多帶到國際現貨市場出售,售價按當天國際金價下浮一定幅度后出售,買家吃的是利差。以浙江、福建人為主的國際買家,只有少部分通過當地銀行匯款方式到賣家?guī)ど?,大部分做法是直接在國內轉帳到上林人在國內的戶頭中。 圍繞著暴富的上林人,庫瑪西等加納城市里出現了大小不一的中國城。中餐館、酒店、超市、醫(yī)院、KVT一應俱全。加納人不怎么吃蔬菜,有人到庫瑪西種菜供給上林商人。食品多是從中國空運而來,中國城里的商品,價格一律是國內的3倍以上,康師傅方便面國內是4塊錢一包,這里是12塊錢,青菜則是每斤20元。中國醫(yī)生在這里極受歡迎,可以達到每月2萬元人民幣,甚至更多。 上林采金人帶來了賭場繁榮。他們聚集的敦夸,賭場專為淘金人設置賭博游戲,據傳至少20%的淘金收入進了賭場。連性服務行業(yè)也被帶起來。有個福建老板開了個酒樓,從國內帶上百個小姐,月薪是國內的幾倍,否則誰會跑兒這來?加納的上林商人大多數為男性,有的直接娶當地女性為妻,生個黃黑相加的孩子,講流利的壯話。 加納法律禁止外國人從事25英畝以下的小型金礦開采和運營,但是,有一個法律上的漏洞,那就是允許租用外國人設備和聘請外國技術工人。這么一來,就為中國人入境打開了方便之門。不少采金者的入境手續(xù)五花八門,多數人的簽證都沒有工作資格。據采礦華人統(tǒng)計,中國采金者每年加納出產98噸黃金,有一半由中國人在開采。中國采金者人數暴增,加上半機械化的小規(guī)模生產模式,都嚴重破壞了當地環(huán)境。大量被雇傭的工人,巨量的石油消耗,可觀的稅收,被污染的河流,被挖得千瘡百孔的土地,上萬支流落在上林商幫中的槍支,此起彼伏的搶劫,這一切使加納人對于上林幫形成愛和恨兩個矛盾的極端。 加納盛產鱷魚和蛇,當地人不吃。上林人常到山里打獵,吃穿山甲肉,喝鱷魚湯、把當地人驚呆了。加納熱帶傳染病多,礦區(qū)多在森林深處,距大城市的醫(yī)院較遠,病了醫(yī)治不及,只能埋尸異國。 上林人在加納大多持的是旅游簽證而非勞務簽證,都是從第三國進入加納,簽證先天不足,常遭遇加納移民局驅逐。先前移民局的官員過來時,拿幾箱礦泉水,給幾百塞地就可以把他們打發(fā)走,現在會把你關起來,交更多的保釋金才能放人,或是遣返。如果上林人躲進叢林,移民局將工地上的機械等物資都拿走,機器一臺上百萬元,損失慘重。 不少有合法工作簽證的中國工人在當地遭到搶劫,甚至軍警會鼓勵或慫恿當地村民對中國人進行洗劫,造成很多老鄉(xiāng)被當地劫匪搶劫和受到人身侵害。在被抓捕的過程中他們的護照、證件有的被銷毀,有的丟失。總有黑人團伙到淘金點持槍洗劫的事,搶金搶錢,不給就殺。找警方報警跟沒報一樣。搶劫的都手持AK47沖鋒槍,槍口頂著采金人的腦袋要錢。上林采金人為了有備無患,給自己壯膽,也買槍,即便手中有槍,也不想輕易使用。和氣生財,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想與任何人刀兵相見,他們實在不想掙帶血的黃金。 蘭文宏2012年5月去加納辦的是旅游簽證,兩個多月后改簽勞務簽證,在國內借貸10萬元,與24人合股購置設備采礦、淘金。合股投入的240萬中,購置一臺三一重工的挖土機花費138.6萬元,購置一套座機設備花41萬元,購置一輛必備的運輸皮卡車花26萬元,剩下的30多萬是用做流動資金。但他們被當地人搶了,持續(xù)大約20分鐘的槍戰(zhàn),蘭文宏等7人中,一死一輕傷三重傷,最終沒弄清襲擊他們的匪徒是兵還是匪?只是從當地人口中得知,匪徒5人,毫發(fā)無損,事發(fā)后遠遁。當地警方調查過,結果都像以往發(fā)生的類似事件一樣,不了了之。事件發(fā)生后,他們連死帶傷,已無法繼續(xù)采金,只能打道回國。近200萬元的挖土機和黃金生產線,60萬元折價給其他采金點。這錢全給蘭文宏死亡的親屬還不夠。蘭文宏在經濟上的損失狀況,也不過是2011年后前往加納淘金的這撥上林人損失狀況的一個縮影。 加納是非洲第二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根據加納《礦產和采礦法》,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從事采礦活動前須取得由主管礦業(yè)事務的部長頒發(fā)的采礦許可,進行礦業(yè)開采前須獲得加納環(huán)境保護署批準,小規(guī)模采礦活動須距水體100米以外,任何不符合此規(guī)定的小規(guī)模采礦活動均為非法。在加納,黃金、金沙不允許私下交易,要通過加納黃金交易市場進行;加納的黃金和可可等傳統(tǒng)出口商品,都需要通過加納中央銀行審核,并以官價結匯。在一些非洲人看來,中國人只是想在非洲獲得等自然資源,并沒有給當地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從2012年10月以來,加納政府針對外國公民在加境內的非法采礦行為采取了一系列清理整頓行動,其中涉及一些中國公民。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加納使館高度重視此事,一直與加方保持密切溝通,要求加方妥善處理相關問題,維護在加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中國淘金客有加納政府頒發(fā)的工作簽證,遵守當地法律。加納政府招商引資時表示,在加納本國人持有小規(guī)模作業(yè)的采礦執(zhí)照情況下,可使用外國提供的相關技術支持、設備和勞工,這是加納法律允許的。 自2012年10月后,加納政府成立打擊非法采金專項工作組,開展執(zhí)法行動,對象包括所有在加從事非法采礦的加納本國人和外國人,以及將采礦許可、土地出賣或轉讓給外國人經營的幕后者。中國駐加納使館已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向在加中國公民通報相關情況,提醒他們遵守加方法律法規(guī),合法務工,避免自身安全權益受損。 軍警等武裝人員在加納全境清理各采金點的中國人后,這些軍警等武裝人員又放任甚至鼓勵或慫恿當地村民、不法分子、暴徒洗劫中國淘金者,見什么搶什么,在中國淘金者采礦點甚至一些市鎮(zhèn)的中國人聚集點,賓館的冰箱、電視等用品洗劫一空。至今,廣西上林縣全縣辦理出入境護照去加納的達到1.7萬人。陸續(xù)回來的只占總數的十不足一,由此推算,至今留在加納的上林人還在萬人以上。 連載(二十一):副董事長吳總所著《陌生的老路》 第五章 3 節(jié) 2017年 8月 1 日 第 243- 248 頁 連載(二十二):副董事長吳總所著《陌生的老路》 4、海外礦業(yè):投入大,收效卻不明顯 采礦業(yè)是中國企業(yè)境外投資的主要行業(yè),2007年前在境外投資的比例達30—50%,后保持在10—25%間。中國礦業(yè)“走出去”大致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探索起步、積累經驗、培養(yǎng)人才、熟悉環(huán)境。第二階段為90年代后期至2005年,鞏固既有成果階段。90年代中后期,全球陷入經濟危機,尤其1997年到2005年,全球礦業(yè)經歷低迷蕭條期,國內礦業(yè)海外投資步伐放緩。中鋼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上海寶鋼、中海油等大型國有企業(yè)在開展國外項目時逐步聚焦了一些項目,進行實質投資,進入鞏固既有項目階段。第三階段為2005年至2011年,“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民營企業(yè)在境外固體礦產投資中的比例增加到40%。同時很多跨行業(yè)企業(yè)進入礦業(yè)領域,來自貿易、制造業(yè)、建筑和地產等行業(yè)的企業(yè)在境外礦業(yè)投資中的比例增加至50%左右。第四階段為2012年至今,矛盾凸顯和轉型發(fā)展期,固體礦產投資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期。前期諸多盲目和不理性投資大量投入后無法繼續(xù),礦業(yè)面臨一輪新周期,境外礦業(yè)投資處于一個新節(jié)點。主要礦業(yè)國家對國有企業(yè)投資資源領域限制擴大和顯化,加上國資委嚴格國有資產管理,民營企業(yè)的比例進一步增加;直接融資增加,投資基金增多,香港和國內資本市場的作用增加,國內上市公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對金、鉑族、鈾礦等投資增多,對鐵、鉀鹽投資減少。 2015中國國際礦業(yè)大會上,來自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和業(yè)內人士對前景看好,也有不少人相當謹慎,認為從全球經濟形勢、勘探開發(fā)現狀、礦產品供需、市場價格走勢、剛性成本變化和資本市場情況等方面預判。全球礦業(yè)進入周期調整的下行通道,步入“初冬”季節(jié)。進入冬季是沒跑的,只是不知道是“暖冬”還是“寒冬”。 全球礦業(yè)經歷了“黃金十年”的繁榮和連續(xù)數年下行后,正進入深度調整期。供給過剩導致礦價跳水。礦業(yè)與宏觀經濟運行密切相關。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乏力、美聯儲加息預期加強及近期資本市場震蕩等因素影響,主要礦業(yè)企業(yè)、投資機構對礦業(yè)前景表示擔憂,對未來數年的市場做出了悲觀判斷,認為礦產品需求將進一步下降、礦產品價格會繼續(xù)下行,產能進一步擠出。在此背景下,金屬礦產行業(yè)仍將深度調整,甚至有機構認為是再一次全球金融危機來襲。由于宏觀經濟不景氣,金屬礦產品需求減少,整體供大于求,信心不足,金屬礦產行業(yè)仍在震蕩調整之中。影響金屬礦產品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需求拉動作用減弱。 中國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國,鐵礦石、鋼材及十種有色金屬等消費量居全球第一,中國的需求拉動因素是2000年以來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中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2009年的4萬億投資充分顯現了中國對金屬礦產品市場的支撐作用。然而,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下滑,處于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yè)結構調整期,對大宗商品需求下降,對價格支撐力度減弱。需求低迷,供給過剩使金屬礦產品價格承壓。 礦產品價格下跌,本質看是供大于求。鐵礦石由于幾大礦業(yè)巨頭們在國外的低成本礦山持續(xù)擴產,而全球需求增速下滑,產能過剩量大幅增加;銅在全球產能持續(xù)釋放,供不應求情況逐步反轉;鋁在國內外的情況不同,國際上供需緊平衡,庫存緩慢減少,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現貨充足,供過于求;鉛鋅結束了去年供不應求的狀況,處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鎳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業(yè)的需求仍然旺盛,供過于求的情況較去年有所好轉,但庫存高企;新技術礦產方面,鎢、銻、稀土等稀有金屬下游需求繼續(xù)低迷,持續(xù)供大于求。 價位處于較低水平,下方具有成本等因素支撐,繼續(xù)大幅下行的可能性降低。面臨不確定性,如大型礦企操作策略、突發(fā)事件等。礦產品金融屬性加劇價格波動。鐵、銅等大宗商品作為金融資產,價格受投資需求、資金等影響。隨著美元逐漸走強,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投資者預期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xù)低位震蕩,金融資本逐漸流出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轉向美國實體經濟和證券市場,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 礦業(yè)是周期性行業(yè),有低谷就有高峰。全球經濟向好需要有支撐點,是判斷全球礦業(yè)下一個春天還有多遠,關鍵因素是以中國為主的新興經濟體的發(fā)展和結構轉型。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仍處于中高速發(fā)展期,仍將保持金屬礦產品的旺盛需求。中國新型工業(yè)化、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還處于發(fā)展中期,對金屬原材料存在剛性需求,鐵礦石、鋼材、十種有色金屬等消費量仍位居全球第一,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需求旺盛。從經濟增長看,GDP保持6至7%的增速,帶來的需求量依然十分可觀。 據測算,未來十幾年仍將是需求高峰。從下游需求看,在農村電網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拉動下,預計今后幾年銅產品需求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而新型城鎮(zhèn)化推進、區(qū)域一體化、重點項目建設仍將是鋼材需求的重要支撐。中國“三大戰(zhàn)略”、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等專項政策實施,不僅是中國公司的機會,也是全球礦業(yè)公司的機遇,將有效縮短礦業(yè)的調整周期。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國家的三大發(fā)展戰(zhàn)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長江經濟帶以及環(huán)渤海地區(qū)等“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zhèn)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等有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將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新型城鎮(zhèn)化融合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等,將把金屬礦產行業(yè)帶上一個新的發(fā)展層次。其中,除銅、鐵、鉛、鋅等大宗原材料,其他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礦產,如鈾礦、頁巖氣等清潔能源,鎢、稀土、鋰等新技術礦產,鉀、磷等現代農業(yè)和水資源等將呈現繁榮趨勢。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和縱深推進,必將帶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拓展沿線各國的投資和經貿合作空間,加快國際產能合作,為礦業(yè)發(fā)展注入新的動力。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將涵蓋44億人口,GDP規(guī)模逾20萬億美元,分別占世界的63%和29%。在經濟運行區(qū)間新趨勢、新亮點已開始逐漸呈現。未來幾年,中國實施的三大戰(zhàn)略將使中國的經濟結構由投資拉動向內需驅動轉變。這將孕育巨大的發(fā)展提升空間和催生新的成長模式,成為中國發(fā)展新動能。從資源端看,面對下行壓力,國際幾大礦業(yè)企業(yè)為了控制風險而紛紛處置礦業(yè)資產,其中不乏相對優(yōu)質資產。對于意在全球化資源布局的企業(yè)來說,這是一種低成本獲取優(yōu)質資源和優(yōu)化資源組合的機會。當然,礦業(yè)企業(yè)需要根據自身優(yōu)勢和發(fā)展戰(zhàn)略,更加專注地進行資源的差異化選擇和配置。近年來,中國五礦抓住機遇收購了邦巴斯銅礦等海外資產。 從流通領域看,國內大宗商品流通行業(yè)面臨信用體系缺失、物流整合度低、國際巨頭壟斷加劇等瓶頸。重塑自身能力,在行業(yè)轉型上下功夫就可能實現新的突破。發(fā)展大宗商品電商將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獲得巨大的增長空間。利用中國參與重構貿易新秩序的相關政策,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將有機會提高在全球流通行業(yè)的話語權,擁有較強的整合實力、產業(yè)運作優(yōu)勢突出、信譽品牌較好的大型企業(yè)將迎來重要機遇。 從材料應用端看,新材料、智能裝備源汽車等產業(yè)將快速發(fā)展,高端金屬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而后端深加工產品附加值、盈利水平高,且價格剛性較強。中國資源豐富,但整個產業(yè)鏈的開發(fā)程度比較低,技術附加值、經濟附加值偏低,對于擁有國內研發(fā)資源或較強整合實力企業(yè)將迎來重要機遇。 積極“走出去”,到海外進行礦產資源投資合作,既是滿足中國對礦產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yè)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發(fā)展壯大成長為國際礦業(yè)企業(yè)的必由之路。在全球礦業(yè)經濟持續(xù)低迷的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