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史優(yōu)秀體會文章選登(十五)
“半條被子” 可以留下長久暖意 國內(nèi)實業(yè)二部 何偉 只要真心相待、實心相幫、全心相托,即使只有“半條被子”仍可以留下長久暖意,即使只剩漫山血染的杜鵑仍可以迎來燦爛春天。 深入學習“四史”特別是黨史以來的每一天,我都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動著,百年黨史上那些珍貴畫面、那些或青春或蒼老卻無比堅毅的先烈身影和面龐,仿佛在無聲地召喚著。 一個人尤其是當代青年究竟該如何度過這有限而珍貴的人生,才算沒有虛度的悔恨呢?”15歲下鄉(xiāng)梁家河的青年習近平用實際行動給出過答案:在經(jīng)歷了掏地、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等諸多“第一次”之后,他將對祖國大地和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作為自己的根,自此篤定踐行“為人民做實事”的莊嚴承諾。 革命意味著流血和犧牲。那些驚心動魄的黨史瞬間背后無不交織著機智、沉穩(wěn)、堅守與勇毅。作為黨的最核心文檔,“中央文庫”累計兩萬余件、分裝20多箱,卻在被鐵籠般統(tǒng)治的上海完好保存20多年,直至新中國成立?;I建電臺的是一位善于自學成才的年輕人李強,他接到周恩來同志下達的指示后即偽裝成無線電愛好者,不動聲色地以業(yè)余愛好學習、以漫談閑聊請教,分批次購買所需零件、發(fā)動機及無線電技術(shù)材料,直至與同樣速成的張沈川完成了制作電臺、機務、報務等所有工作。他們創(chuàng)造的被黨內(nèi)同志譽為“豪密”的密碼本,直至國民黨潰敗都未被對方破譯。 賦予生命以堅毅,就是在遭遇誤解、挫折、失敗甚至犧牲時,仍然秉持堅韌、豪邁與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正如毛澤東同志在長征時的豪情萬丈:“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也正如陳毅同志在梅嶺被圍時的獻身決心:“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睂⑷松谥愿锩⑿壑髁x和革命樂觀主義,必將始終閃耀著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不滅精魂。 賦予生命以溫暖,就是永葆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真摯情感,永懷最深沉有力的博大情感。焦裕祿同志曾說:“在這大雪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chǎn)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面前?!?span lang="EN-US"> 只要真心相待、實心相幫、全心相托,即使只有“半條被子”仍可以留下長久暖意,即使只剩漫山血染的杜鵑仍可以迎來燦爛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