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時代 喜迎二十大 好文選登四
愛國:有人悄無聲息 有人激昂壯烈
國內(nèi)實業(yè)二部 鄒小兵
我們的黨,用幾十年的努力,帶領(lǐng)全國人民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無數(shù)英雄拋頭顱、灑熱血,建立了新中國。愛黨愛國,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必備的思想素質(zhì)。
愛國一詞,或許我們已經(jīng)見過無數(shù)遍。有的人悄無聲息地愛國,有的人激昂壯烈地愛國。古往今來,實在是風(fēng)格各異,各領(lǐng)風(fēng)騷,讓我們看一下他們又是怎樣的愛國。
有一個人,他身處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他任官期間國家正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他不斷上諫楚國的君主,力求治國以德,卻不曾想得罪了官場上的許多大臣,被流放異地。但他卻不后悔,寫下了聞名于世的《離騷》,表明自己的忠貞之心,最后投汨羅江,以死明志。他,就是屈原。即使明知會得罪許多大臣甚至觸怒君主,他也要把自己的建議提及給自己的君主,為國家著想,不能讓國家再這么淪落下去,這,就是愛國。
如果說屈原的愛國轟轟烈烈,那么蘇軾的愛國相比之下卻是另一種風(fēng)格。我們都知道,蘇軾深得皇帝的喜愛,在朝廷上進盡忠言,卻因烏臺詩案被貶,許多人或許只看到他在被貶后的閑適怡情。殊不知,蘇軾在被貶后仍關(guān)心國事,而且到了被貶的地方后,還經(jīng)常和當?shù)氐陌傩找黄鹆奶?,關(guān)注民生和國家的一些政策,并且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給當?shù)亻L官提意見,讓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加快了速度,為百姓做一些小事,深得百姓的喜愛。愛國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平時的一些小舉動也是愛國,你為國家和老百姓多想一想,這,就是愛國。
古人的愛國舉動讓人推崇,然而近代的愛國也毫不遜色。在清朝,各種腐朽制度使得貪贓枉法等不再是新聞,而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一制度下的大部分人民,逐漸變得麻木不堪。這時,有一位知識青年,深知國家現(xiàn)狀,決心要拯救國家于水火之中,與其他七十一位有著同樣報國的理想的青年發(fā)動了廣州黃花崗起義,在起義前寫下了震撼人心的《與妻書》,表現(xiàn)了他為億萬民眾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崇高獻身精神。這個人,便是林覺民。當國家深處災(zāi)難困境時,他明知困難重重,但他的愛國之心給予了他力量,為了國家,他光榮赴死,臨危不懼、無怨無悔。這,就是愛國。
愛國的方式有很多,即使是普通人,為國家、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真心地為國家著想,為人民著想,這,就是愛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