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尋》連載(51萬字)之二十九
2022年 7月 11 日 第73 — 74 頁 第1章 南陳北李:南方陳獨秀和北方李大釗 14(續(xù)) 湯化龍的膝下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個叫湯佩松,另一個叫湯佩琳,小哥兒倆打算赴日本求學。湯化龍思忖委托給一個忠厚可信的人關照倆孩子在外的生活和學習,最終選擇了李大釗。湯佩松后來成為植物生理學家,擔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父親對母親言:想把佩松托付與李大釗,“請他代為管教。說起來,李大釗還算是我的學生呢。我在天津北洋政法專門學校任教,李大釗就在那里上學。他非常勤奮,文章寫得極好;若把孩子交給他,那是一定可以放心的?!?/span> 與湯化龍非比尋常的私交公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李大釗的思想言論和政治立場。章士釗曾言:“據(jù)吾所知,守常初從湯濟武(化龍)孫伯蘭(洪伊),談政臭味,與進步黨相近?!倍硕贾匾晣医y(tǒng)一與穩(wěn)定,表現(xiàn)為支持袁世凱,排斥國民黨。李大釗也認為,為“震伏群魔,收拾殘局”,“惟此梟雄是賴”。 1914年4月,湯化龍主導的《中華》雜志創(chuàng)刊,丁士嶧為總編輯,李大釗等為撰稿人。李大釗發(fā)表《政治對抗力之養(yǎng)成》,警告袁世凱“自節(jié)其無極之勢力,容納于政治正軌內(nèi)”。 袁世凱卻不打算在“政治正軌內(nèi)”行事。1915年12月,參政院以“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名義上書“勸進”。袁世凱發(fā)布命令,承受帝位。中國又要出現(xiàn)一位新皇上,湯化龍趕緊打電報,要李大釗回國參加反袁運動。李大釗哪敢怠慢,不顧學業(yè)繁忙,火速回國。湯化龍在上海,聽說袁世凱在上海布置了密探,怕遭暗算,有事多托李大釗代為辦理。李大釗在上海活動了兩星期后返東京。 1916年6月袁世凱逝世,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tǒng),段祺瑞任國務總理。7月,孫洪伊被任命為教育總長,不久轉任內(nèi)務總長。黎元洪素有寬厚之名,段祺瑞卻剛愎自用,自恃北洋宿勛,壓根就不把黎元洪當回事,大小事委之于國務秘書長徐樹錚。徐樹錚恃才傲物,處處越俎代庖,黎元洪忍氣吞聲,孫洪伊卻對此憤憤不平。 孫中山是外省人,哪知內(nèi)情,一廂情愿,對孫洪伊抱了蠻大希望,致函說:“先生以堅毅卓絕之力,出任其難,可為民國前途賀也。”孫中山打算派胡漢民、廖仲愷入京,同黎元洪、段祺瑞商討國事,望孫洪伊“屆時希為延接,并賜助力?!睂Υ耍瑢O洪伊只有苦笑。 袁世凱在世時認為,歐戰(zhàn)是狗咬狗,作戰(zhàn)雙方都欺負過中國,因此不想摻乎。黎元洪繼任后,按照這個調子行事。但段祺瑞從日本借到大筆錢,經(jīng)過整軍備戰(zhàn),氣挺粗,組織“參戰(zhàn)軍”,打算對德宣戰(zhàn)。為此。他將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不想打仗的黎元洪施加壓力。總統(tǒng)和總理發(fā)生矛盾,弄得底下人挺難辦。 府院之爭的主要角色均與湯化龍有夙誼。湯化龍想出面調停。那時孫洪伊任內(nèi)務總長,有人挑唆說,湯化龍想為徐樹錚彌縫,奪取內(nèi)務總長。孫洪伊信了這話,對湯化龍憋了一肚子氣,迭赴東廠胡同見黎元洪,譖湯化龍已倒向段祺瑞,不要被出賣,湯化龍與孫洪伊不復見往日情誼。最后,北洋老人徐世昌入京調停,各打五十大板,免去孫洪伊內(nèi)務總長職和徐樹錚院秘書長職。孫洪伊任職僅4個多月即被罷免,前往上海。段祺瑞派江朝宗查抄孫洪伊在京住宅,并派刺客尾隨到上海,刺客開槍誤傷旁人,孫洪伊才得以幸免。 沒幾天,段祺瑞向日本借款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撤銷段祺瑞總理,段祺瑞憤然離京,去北洋軍老窩天津,并指根據(jù)臨時約法總統(tǒng)無權撤銷總理的職務,不承認黎元洪的免職。一方為總統(tǒng)府,一方為國務院,二人的爭斗稱府院之爭。府院之爭不是成熟政治體制中的權利博弈。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摩擦中,已有擦槍走火的危險。而下一步就要退回用槍桿子交涉的時代了。 孫洪伊與湯化龍鬧掰了,二位都是李大釗的恩師,讓李大釗好生為難。他與孫洪伊的私交近于湯化龍,不肯按湯化龍的意思寫文章攻擊孫洪伊,引起湯化龍不滿。高一涵回憶,湯化龍到京后即聯(lián)合徐樹錚與孫洪伊相抗,迫使李大釗著文反擊。李大釗與孫洪伊私交甚厚,直孫而曲湯。湯怒,命人撤去李大釗的論文,李大釗因此去職。 1916年8月15日,李大釗在《晨鐘報》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晨鐘之使命》、《新生命誕孕之努力》兩文。其中《晨鐘之使命》一文申明辦報的使命,在于喚起民族覺醒,并激勵青年急起直追?!冻跨妶蟆肥潜逼矫癖娸浾摰囊粔K重要陣地。它的時評欄目張揚積極的民族、民主意識,并以此考量社會新近發(fā)生的重大政治性事件。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是明朝人楊繼盛的對聯(lián)。1916年8月20日,《晨鐘報》上刊出“鐵肩擔道義”,而沒有刊出后一句“辣手著文章”。9月,李大釗手書“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贈與楊子惠,他是趙紉蘭的二姐夫。不難注意到,與楊繼盛的原作相比,有一字之改,即是把“辣”字改成了“妙”字。 不久,李大釗感到在《晨鐘報》難發(fā)揮作用,發(fā)表《別淚》一文,流露去意,同時表示湯化龍若能“自崖而返”,那他“縱漂泊天涯,得聞君子懺悔之音訊,轉徙窮途之身,仍當求所以效命于君子之前矣?!崩畲筢撛谡瘟錾吓c湯化龍分道揚鑣,未割斷所有聯(lián)系,而是希冀通過規(guī)勸方式使他懸崖勒馬。 然而,不久后發(fā)生張勛復辟,湯化龍因協(xié)助段祺瑞驅張有功,出任內(nèi)閣內(nèi)務總長。8月,李大釗發(fā)表《辟偽調和》一文,指責湯化龍等緩進派“與官僚武人相結,附敵同攻,助紂為虐,而一而再,不自悛悔,咎固亦居其強半,雖百喙而莫可辭也?!崩畲筢撜J為,湯化龍不同于北洋專制勢力之流,依附北洋與國民黨為敵的做法雖不可取,但最終目的是為實現(xiàn)憲政追求,只是方式運用不當。 湯化龍辭職下野后出國考察。1918年9月,他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和朋友剛走到中華會館門前,一名男子沖上來,對其腹部、口中各開一槍。兇手是國民黨員王昌,被當?shù)鼐彀鼑?,開槍自殺。 李大釗沒能看到湯化龍轉變那天。君子和而不同,政治分野沒有影響到私人感情。湯化龍靈柩運抵北京時,他到前門火車站迎靈致哀。 |